宋太宗曾問大臣:“朕何如唐太宗”?你是大臣的話,該怎麼回答?
查看全部 49 個回答
回答1
2023/06/30

正經地說,其實當朝皇帝與大臣一起談論古時候有名的帝王,是特別常見的事情。

尤其是漢高祖、唐太宗這兩位,漢、唐兩大巔峰王朝的開創者,在后世一直享有盛譽,堪稱所有帝王的偶像,有事沒事地品評下唐太宗的各項功績也是做皇帝的一大樂事。

其實明初的幾位皇帝,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宣宗朱瞻基,就非常喜歡和大臣們談論唐太宗。

有人說的沒錯,無論古今,唐太宗始終是頂流!

但一般很少有皇帝會拿自己與其對比,一是畢竟大多數皇帝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二是讓臣子評價自己真沒這個必要,大臣們也不敢評價,這麼問擺明了就是讓臣子們拍馬屁而已。

如果趙光義真這麼不要臉,作為大臣該怎麼回答呢?

實際上皇帝問前代那些著名的帝王怎麼樣,多半是想發表自己的意見。

而大臣們一般起到的是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這時候作為大臣只要適當說幾條唐太宗略有些不足的地方就行了,甚至你的論斷都不必十分高明,有點小錯也無妨,然后等著皇帝怎麼說。

等他說完,記得表示嘆服就完事了,「陛下高見!」「陛下說得好哇!」「陛下高論!」「陛下666!」

但你也不能隨便胡扯,否則趙光義再不要臉也覺得你太假了。

所以我們可以從一些具體實例來吸取經驗,主要工作就是搜集「唐太宗不如當今皇帝」不太過分的一些內容,稍微夸他一下,不要太過分,趙光義要是要臉的話,會表示謙虛的。

1、唐太宗「為善矯揉」,不夠「規模弘遠」。

西元1366年,朱元璋還沒有正式當皇帝。

九月二十六這天,侍臣王祎等人進講,朱元璋就問道:「漢高祖、唐太宗孰優?」

一旁的起居注官員魏觀就回答道:「太宗雖才兼文武,而于為善未免矯揉。高祖豁達大度,規摹弘遠,以此觀之,高祖為優。」

朱元璋則點評道:「論高祖豁達大度,世咸知之,然其記丘嫂之怨,而封其子為羹頡侯;內多猜忌,誅夷功臣,則度量亦未弘矣。太宗規摹雖不及高祖,然能駕馭群臣,各為己用,及大業既定,卒皆保全,此則太宗為優也。」

魏觀說唐太宗在為善這方面未免有些矯揉,不如漢高祖那樣豁達大度,規模弘遠。

其實我是不太明白說唐太宗「為善矯揉」是幾個意思的,就因為唐太宗不大肆誅殺功臣,沒有想殺就殺,殺得痛快,所以矯揉造作?

另外,這里非常有意思的一點是,朱元璋認為劉邦內多猜忌,誅夷功臣,度量根本就不大!而唐太宗不誅功臣,能非常好地駕馭群臣,使之各盡其能,最后功臣們大多得以善終,唐太宗更勝一籌!

不知一二十年后,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的時候還記不記得當初自己的這番話呢?

反正《太祖實錄》里將「內多猜忌,誅夷功臣」給改成了「怨豐之叛而不封雍齒,不肯以豐為湯沐邑」,而《寶訓》則未改。

再說幾件宣宗朱瞻基談論唐太宗的事。

2、唐太宗「假借權力襲取天下」,慚德尤多

宣德五年三月十八日,宣宗在武英殿偶然與左右侍臣談論起漢以下諸位創業諸君。

侍臣有的說漢高帝大度,有的說唐太宗英武,有的說宋太祖仁厚,大家七嘴八舌,爭論不休,最后都等著聽宣宗的高見。

宣宗說:「唐太宗、宋太祖皆假借權力襲取天下,唐太宗慚德尤多。漢高帝及我朝太祖皇帝起布衣,光明正大,可比而同。然高帝除秦苛政,而禮文制度不修,我太祖皇帝剪除群雄,革前元敝俗,申明中國先王之教,要為過之。

侍臣們什麼反應呢?

「皆叩首以為至論」,陛下高見哇!

這里說的唐太宗的缺點主要就是「假借權力襲取天下」。

3、唐太宗受人諫疏,常自引咎,不以為恥,有失皇帝身份

又比如宣德五年四月十一日,有官員建議設置諫官。

宣宗就說:「祖宗建官有定制,但朕有過失,令中外大小之臣皆得諫而納之,不為迕,豈不所得者多歟!」宣宗認為天下官員都可以進諫,沒有必要再專門增設諫官。

他又問左右侍臣:「三代以下人君,唐太宗善納諫,當時之臣若魏徵、王圭亦善諫,故有貞觀之治。宋太祖嘗曰:‘唐太宗受人諫疏,常自引咎,不以為恥。不若己不為非,使人無可諫。’二者孰是?」

宣宗是問擅于納諫、引咎自責而不以為恥的唐太宗和認為干脆不要犯錯讓人諫無可諫的宋太祖哪個更好更高明?

其實這問題的答案很明顯,根本就不可能有人完全不犯錯的,明顯是唐太宗更好,但侍臣偏偏就要說:「宋太祖所言為優」。可能是說唐太宗引咎自責、不以為恥有失皇帝身份?

于是宣宗就說:「宋太祖固是務本之論,然人所行豈能皆是?若禹聞善言則拜,湯從諫弗咈,改過不吝,禹、湯猶取善于人,況其下者乎?朕以為君人者當以太宗為法。」

正確答案當然是要等著陛下來說啦!

于是大臣們又拜服了,「陛下666!」

4、唐太宗遺命失當,以權術貶斥李世勣

宣德六年九月十一日,退朝后,宣宗又與侍臣談論漢、唐諸君在知人方面誰做得更好。

有人就說:「漢高帝用蕭曹,唐太宗用房杜,皆稱得人。」都好!都好!

宣宗說:「太宗非漢高比也,其論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后皆如所言。

太宗遺命李世勣最為失當,漢高優矣。自古人君知人為難,信哉!」

這下又找到唐太宗的一條不足之處,遺命李世勣失當,大概是指唐太宗臨終使用權術,將李世勣貶官外地。

5、唐太宗大義未明

宣德八年七月二十七日,宣宗又與侍臣談論漢高帝、唐太宗哪個更強。

其中有人大贊唐太宗英武勝于漢高帝。

宣宗則說:「太宗才勝,高帝義勝。高帝不事詩書而大義了然,太宗文雅足稱而大義未明。」

又找到一條,「唐太宗大義未明」,這我其實不太明白,意思是說唐太宗玄武門政變奪權?

綜上,可以根據以上幾條隨便摘取一二就可以應付宋太宗了,都并不需要多高明的見解,反正等著聽他趙光義的高論就得了,聽完別忘了點贊拜服~

個人公眾號:【明天明史明實錄】

翻譯、解讀《明實錄》,長期連載更新!

以及研究以明朝歷史為主的各類文史問題,分享個人所收藏的各種電子資源。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評論
分享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06/30
唐太宗不如陛下遠矣! 唐太宗有犯上作亂之實,陛下有金匱之盟為名,此道勝一也。 唐太宗逼父篡位,乃以下犯上,陛下欺侄奪權,蓋國賴長君,此義勝二也。 唐太宗朝多反臣,陛下君臣一心,此治勝三也。 唐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06/30
唐太宗得位不正,陛下順天承命,兄終弟及,此道勝一也。 唐太宗勞師遠征,窮兵黷武,陛下為民守土,以靜制動,此義勝二也。 唐太宗全承隋制,在位期間未有新政,陛下即位以來,一掃重武輕文之陋習,以文治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4
2023/06/30
臣以為: 唐宗乃五胡遺孽,陛下為洛都正統,此一勝也 唐宗子孫謀逆,陛下父慈子孝,此二勝也 唐宗弒兄囚父、篡權奪位,陛下兄友弟恭、雙龍際會,此三勝也; 唐宗荒淫無道、違逆人倫,陛下風流倜儻、兩情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06/30
秦王善騎射,陛下善驢車,皆時之俊杰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6
2023/06/30
唐太宗何如陛下,陛下用斧,一斧斃命,世民殺元吉,險些喪命,尚需部將相救。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06/30
唐太宗何能及陛下也?雖有陛下之治才,車技弗如陛下,遠甚。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8
2023/06/30
臣對曰:唐太宗曾有言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宋太宗:「愛卿可是說,朕還應當效法太宗納魏征諫故事,從諫如流?」「不,陛下,我是說您應該撒泡尿自己照照鏡子」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06/30
人言唐太宗箭法如神,比之陛下之斧,大不如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06/30
趙二郎面黑少須,而善用斧。朝,觀《舊唐書》,幸皇后曰:「我孰與唐太宗賢?」其后曰:「君賢甚,唐太宗何能及君也?」唐太宗,中國之明君也。趙二不自信,而復幸小周后曰:「吾孰與唐太宗賢?」小周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06/30
柴榮:「朕何如唐太宗」馮道:「陛下未可比唐太宗」趙匡胤:「朕何如周世宗」我:「陛下或可比周世宗」趙光義:「朕何如唐太宗」我:「你是個寄吧」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06/30
論之,唐太宗有十敗,陛下有十勝,唐太宗較之陛下,弗如遠甚。 唐太宗玄武兵變殺兄害弟,逼父篡權。陛下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疑案重重,此謀勝一。 唐之太子承乾謀逆被貶,五子李佑作亂賜死。陛下父慈子孝,兄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06/30
太宗明書玄武門,陛下何不明書之。(本問題別名勇敢者的墓志銘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06/30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06/30
陛下乃天下神速,唐太宗何能及之?前唐柏壁之戰,唐太宗以秦叔寶名將之威,特勒驃神駒之速,星夜疾馳,所行不過百里,而猶折一馬。反觀我朝幽州之戰,陛下前線一游,神威蓋世,暮發高粱,朝至金台,百里之遙,恍然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06/30
答曰:「唐太宗神文圣武,創漢家偉業,開貞觀之治,威加海內,四夷賓服,三代以后,治功莫盛于唐,而唐三百年間,莫若貞觀之盛。然盛極必衰。安史之后,皇權旁落,天威淪喪,群雄并起,李唐名存實亡矣!值此亂世,陛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06/30
其實直接說「陛下啥也不是」 也可以,連漢桓帝,晉武帝都能容忍,甚至晉升罵他們的大臣,趙光義心胸就那麼狹窄?為了避免「帝大怒」,你可以罵完他以后,再舉下面這兩個例子。然后戴高帽說:「昔日漢桓帝,晉武帝能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06/30
不怕死系列:太宗何如陛下?太宗一箭天下皆知陛下唯蠟燭一盞,斧頭一把,成語一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06/30
唐太宗已為太宗,然陛下尚不為太宗。故今時之陛下尚不及唐太宗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06/30
天不恥以陛下為子,臣等何恥以陛下為太宗。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06/30
你哥比他哥強多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文章